AI导读:

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旨在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维护期货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新规明确了程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的定义、报告要求等,要求期货公司加强技术系统测试,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预计新规将推动期货市场规范化发展,减少技术故障引发的交易风险。

6月13日,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旨在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维护期货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该《管理规定》将于2025年10月9日起正式实施。

《管理规定》详细规定了7章37条内容,全面覆盖程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的定义、报告要求、系统接入管理、主机托管与席位管理、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等方面。其中,明确了程序化交易不得影响期货交易所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要求交易者报告相关信息并经确认后方可交易,期货公司及交易所应定期核查报告信息。同时,加强系统接入管理,确保技术系统安全稳定,禁止违规接入行为。

格林大华期货首席专家王骏指出,《管理规定》的实施将推动期货市场规范化、透明化发展,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权益,吸引长期投资者,促进期货市场健康运行。此外,《管理规定》还强调了期货公司需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技术系统测试,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技术故障引发的交易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规定》要求期货公司客户用于程序化交易的技术系统,在接入前需进行全面测试,并妥善保存测试记录至少二十年。这将促使期货公司更加注重技术系统的优化升级,采用先进技术解决方案,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厚石天成投资总经理侯延军认为,新规将为期货交易提供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明确报单撤单比例,防止利用交易速度及算法获利;明确高频交易定义,明晰监管边界;要求所有程序化交易进行报备,避免策略趋同造成的极端行情。预计新规公布后,程序化交易机构将完善策略风控,调整策略类型,高频交易或减少,中低频策略将成主流。

王骏强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新规的落地有助于市场稳定运行,为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更可靠的风险管理工具。期货市场参与者应主动适应监管要求,加强技术升级和合规管理,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