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期货行业监管框架全面升级,多家期货公司因内控失效等问题被密集处罚。监管重点转向“功能性引导”,行业正逐步建立“主动治理”体系,助力期货业稳定发展。未来,期货行业将结合自身特点,走出一条既严谨又适配的合规治理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实施及配套细则的完善,多家期货公司因内控失效、风险管理缺位等问题被密集处罚。我国期货行业监管框架全面升级,监管重点已从“合规性检查”转向“功能性引导”。分析人士指出,多数期货公司正在逐步建立“主动治理”体系,未来行业将结合自身特点走出一条严谨且适配的合规治理之路,助力期货业稳定发展。

  监管升级,重点转向“功能性引导”

  据统计,截至6月4日,今年以来各地证监局已出具四十余张罚单。其中,5家公司因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不到位受罚,3家期货公司因互联网营销管理不规范被罚,还有多家公司因资产管理业务、信息技术管理、外部信息系统接入管理、异常交易与居间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受到处罚。

  中电投先融期货首席风险官刘德刚分析称,近期期货公司的违规案例显示,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的薄弱环节已成为监管焦点,特别是在互联网营销、居间人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安全、分子机构管理等方面。

  他指出,一方面,部分公司虽建立了内控制度,但在实践中存在制度设计与执行脱节的现象,特别是在分支机构管理、居间人监督、异常交易监控等环节存在管理真空。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部分机构为争夺客户资源,放松对员工执业行为的约束,反映出短期业绩与长期合规文化建设的冲突。

  目前,期货行业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监管重点转向“功能性引导”。一德期货首席风险官张凡认为,行业监管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强化市场功能,遏制纯盈利性的政策套利;二是推动期货公司业务回归本源,服务产业客户;三是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确保市场稳定。

  主动转型,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期货和衍生品法》和新“国九条”的出台,为期货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华泰期货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孟德龙表示,期货行业应聚焦主业、回归本源,正确处理好功能性与盈利性的关系,将合规风控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打造价值创造型的嵌入式、主动式合规管理体系。

  新湖期货首席风险官黄雪莲称,面对严格的监管环境,期货公司需要通过系统性的调整合规管理策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确保业务发展与监管要求协同推进。她建议,一是完善合规制度体系,实现全流程管理;二是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三是利用科技赋能合规管理;四是深化监管协同与合规文化建设。

  展望未来3年至5年,期货行业合规治理趋势预计将呈现监管力度持续收紧、全方位监管成为新常态的特点。黄雪莲认为,期货行业将借鉴券商、基金行业的监管经验,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本地化改良,以实现更高治理水准,推动期货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