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主要股指创下自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美股市场蒸发超过3万亿美元市值。同时,“关税风波”冲击市场,恐慌指数期货ETF大幅上涨。此外,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棉纺织业造成巨大冲击,郑棉期货、PTA期货等大幅下跌。

  大家好,先来看下国际市场消息!

  美国主要股指创下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截至4日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38314.86点,跌幅为5.50%,进入修正区间;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收5074.08点,跌幅为5.9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15587.79点,跌幅为5.82%,进入技术性熊市区间。美股当日全市蒸发超过3万亿美元市值,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值得注意的是,受“关税风波”冲击,恐慌指数期货ETF一度大幅飙升至46%,比上一交易日上涨近50%,显示市场避险情绪高涨。

  非农数据强劲,美联储降息为时尚早?

  昨晚,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3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美国3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2.8万人,远超预期的14万人;3月失业率意外升至4.2%,高于预期的4.1%。市场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概率存在不确定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评论称:“很棒的就业数据,远远好于预期。”但他呼吁美联储降息,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在关税问题导致的高度不确定前景下,调整货币政策“为时过早”。

  “对等关税”对棉纺织业影响几何?

  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4月3日郑棉期货大幅跳水,外盘ICE棉花期货也遭遇重挫。同时,国内PTA期货、短纤期货也大幅下跌,显示关税政策对纺织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格林大华期货研究院纺织品研究员王子健表示,关税叠加效应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经营压力增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纺织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部分国内纺织企业选择东南亚设厂规避风险,但美国对越南加征关税使这一策略失效。

  王子健认为,尽管此次关税上调对国内纺织行业的边际影响有所减弱,但越南、柬埔寨等国对美出口直接承压,可能影响其对中国纱线、坯布等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随着“扩大内需”政策实施,纺织行业传统旺季到来,企业开机率维持高位,若订单复苏超出预期,棉花消费或回暖。

  华融融达期货高级分析师韩冰冰称,特朗普关税政策迅猛,远超市场预期。纺服终端市场新订单少于往年,尤其是外贸订单明显收窄。聚酯方面,整体开工率高但面临高库存和低利润压力,PTA价格受牵制。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原油等大类资产大跌,PTA也将面临下跌压力。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