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助力乡村振兴,农业产业链降本增效
AI导读:
“保险+期货”模式通过结合保险与期货,为农业产业主体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收益。期货公司探索“保险+期货+订单购销+含权贸易”模式,助力农业产业链降本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眼下,“保险 + 期货”作为一种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正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和推广。这一模式通过将保险与期货结合,为农业产业主体提供了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对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收益、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期货日报记者近日在我国花生产量大省河南调研发现,众多期货公司及其下属机构为降本增效,积极探索期货服务农业的新模式,其中“保险+期货+订单购销+含权贸易”模式成效显著。
今年年初,面对国内花生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进口数量不确定的复杂形势,期货公司与农业贸易企业共同组织专业人员调研,以花生期货2503合约为基础,设计相关价格保险产品。具体来说,在上游,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委托农业贸易企业直接采购花生现货,并附加涨价保险二次结算,以增加农民收入。在下游,风险管理子公司以含权贸易方式向加工企业销售花生现货,并附加跌价保险二次结算,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含权贸易,简单而言,是将期权或期权组合包含在现货贸易合同中的贸易模式。风险管理子公司提供了全链条服务。从操作流程来看,第一步,风险管理子公司与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确定采购数量、规格、交货时间、交接地点,并附加为期两周的跌价保护协议。第二步,签订销售合同后,风险管理子公司再与合作社签订采购合同,确定采购数量、规格及交货时间、定价方式、货款结算方法,并附加为期两周的涨价保护协议。第三步,加工企业验收后,通知风险管理子公司确认货物结算重量、金额,风险管理子公司再通知合作社等确认相应批次货物的结算重量、金额,并支付货款。
在完成上述流程后,相关各方还会在跌价、涨价保护协议有效期内,根据盘面价格对上游或者下游进行差价补贴。比如,花生加工企业以“现货价格+保险补贴”的形式签订采购合同,约定若期货价格跌破8050元/吨,风险管理子公司提供跌价补贴。今年1月20日,花生期货2503合约价格下跌至8030元/吨时,加工企业期权提前平仓,获得55元/吨的保险补贴,最终结算价格优化55元/吨,显著降低采购成本。针对合作社的惜售风险,风险管理子公司为合作社设计了涨价保险产品,约定若期货价格上涨超过8080元/吨,合作社可获得补贴。
根据当前我国“三农”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为农民、涉农贸易商及加工企业提供定制化风险管理方案是一种金融服务农业现代化的新思路,可有效助力农业产业链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含权贸易是期货公司服务农民与涉农中小企业的有力手段,化繁为简是农业产业链主体的重要诉求。金融机构设计的方案,无论背后的衍生工具有多复杂,最终输出的就是一个权利金的价格,是一个简单易懂的产品,涉农产业主体只需将这个产品科学有效地与现货结合。
上海新湖瑞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与河南驰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新的“保险+期货+订单购销+含权贸易”模式,将金融工具与农业产销深度融合,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精准的风险管理服务,有效助力农业产业链降本增效,提升农业经营的抗风险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河南驰戍总经理陈起力表示,保障农民收益、促进共同富裕是涉农企业的一项重要责任。通过涨价保险产品,农民在价格波动中获得稳定收益,避免“谷贱伤农”现象。这一机制与中央一号文件目标高度一致,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实践范例。此外,“订单购销+含权贸易”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贸易商提供价格保护,还通过二次结算机制优化成本与利润分配。
新湖期货产业服务总部总经理王鹏认为,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与农业贸易企业的合作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保险+期货”,双方不仅实现农业产业链的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还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未来,随着更多金融机构参与,“保险+期货”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