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热议新能源产业发展,聚焦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和光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宁德时代、通威集团等企业领导提出完善储能机制、支持产业链出海等建议,助力新能源产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

从电价机制、成本疏导机制和容量补偿机制等三方面入手,完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以推动新能源产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强光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原创技术发展,成为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的热议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型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近年来高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超过抽水蓄能。他强调,储能行业要在快速增长中同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完善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

新型储能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预计2025年将继续快速增长。宁德时代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以其高质量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曾毓群指出,新型储能市场竞争激烈,但行业门槛并不低。部分企业通过低质、减配实现低价,影响市场健康发展。他建议从电价机制、成本疏导机制和容量补偿机制三方面入手,完善储能市场参与机制,提升储能市场化运用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则呼吁支持“新三样”产业链出海,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并推动全球能源体系转型升级。他强调,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储能技术的支撑,中国光伏产业已占据全球85%以上市场份额,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绿色方案”。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建议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以推动新能源产业绿色发展。他提出,应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分区管控法律“硬约束”,并推动其在政策制定、资源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则关注光伏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标准制定。他呼吁加强光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助推形成国际标准,以抢占技术话语权,巩固产业主导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