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加速,境外投资者参与度飙升
AI导读:
截至2024年末,中国期货市场境外有效客户数同比增长17%,持仓量同比增长28%。境外投资者类型多元化,交易量激增,看好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提供的参与机会,期待更多品种国际化及规则优化。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境外投资者对期货国际化品种的参与也呈快速发展态势。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已有24个境内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可参与境内46个期货、期权品种。根据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境外有效客户数同比增长17%,境外客户持仓量同比增长28%。
市场参与者也感受到了境外投资者的交易需求不断增长。磐石金融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石成虎告诉第一财经,明显感受到境外投资者的类型越来越多元化,交易量也在激增,其中通过境外中介机构和境外特殊经纪,参与者参与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下称“上期能源”)的比例达20%。
中信期货国际有限公司机构业务负责人罗鹏认为,国际化品种不仅为境外企业提供了更为贴近的市场进行实物交易对冲,也助力进出口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对中国价格“走出去”、吸引境外投资者“走进来”,提升国际影响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多位业内人士建议,以实体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更多已有品种国际化,布局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期货品种,并参照世界一流交易所进行一些规则优化,不断提高国际化品种的流动性。
境外投资者类型愈加多元化,交易量大增
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开放路径不断丰富。从市场反馈来看,国际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也不断升温。
2018年3月,中国首个对外开放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上期能源挂牌交易后,20号胶、低硫燃料油、国际铜、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等一批国际化品种纷纷走向全球。
在境外投资者结构中,除了越来越多的产业投资者有套保需求,一些大型商品交易公司和自营交易商等机构投资者,对上海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的参与度也有显著提高。
就境外投资者关注的国内大宗商品品种来看,境外投资者对上期所的原油、国际铜、20号胶、低硫燃油、集运指数(欧线),大商所的铁矿石、棕榈油、豆油、豆粕,以及郑商所的菜籽油等期货品种较为关注。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交易需求也持续增长。据石成虎观察,越来越多的船东、船公司、货主、货代企业,开始对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投入关注,以应对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剧烈波动。
中国期货市场因何吸引外资?
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主要看重哪些因素?
“境外客户参与中国期货市场,主要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和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需求。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品种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工具。”
除了产业对冲风险和机构资产配置的需要外,中国期货市场的制度设计,也成为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热情升温的一大原因。
对于海外经纪机构而言,协助境外投资者处理跨境交易、资金结算、税务等方面的问题时,又面临不同国家的境外客户在跨境交易、资金结算和税务等方面的不同问题。
期待增加国际化品种
境外投资者加速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的同时,也对国际化品种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存有期待。
2024年9月份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有序推动符合条件的商品期货期权品种纳入对外开放品种范围。
据了解,中国期货市场一些特有的机制在风控方面获得了境外投资者的认可。
此外,针对上海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的未来发展,业内人士也提出诸多建议,如以实体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大力度推进国际化产品;推动绿色理念的期货新品种研发,布局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期货品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