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中国宣布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等。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此轮关税措施对全球油气市场影响有限,中国拥有众多替代供应源。同时,对美国原油和LNG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其出口流向改变,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地区能源出口国或受益。

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一决策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反对。作为回应,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2月4日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2月10日起,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其中,煤炭和液化天然气(LNG)将被加征15%的关税,而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及皮卡等商品则将面临10%的关税增长。

在接受采访时,多位能源与经济领域的专家对此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普遍认为,由于中国在国际油气市场上拥有众多可选择的替代供应源,因此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和LNG并不具备贸易黏性。当前,国际油气市场供大于求,中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其他渠道满足其能源需求。因此,此轮关税措施预计主要将改变美国油气产品的出口流向,而对全球油气市场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963.97万吨原油,仅占同期进口总量的1.7%,排名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的第11位。同时,中国还从美国进口了415.84万吨LNG,占同期进口总量的5.4%,位居中国LNG供应国的第5位。尽管美国在中国能源进口中占据一定份额,但专家指出,在当前全球油气市场供应相对充足的条件下,中美互加关税对全球油气市场的实际影响并不大,更多地是象征性意义,为未来的谈判埋下了伏笔。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郭海涛表示,全球原油和LNG供应目前相对充足,因此中国对美国原油和LNG加征关税后,国内相关企业可能会转向寻求增加从其他国家的进口量。然而,由于进口总量并不算多,因此这一变化对国内能源市场的影响有限。他强调,企业会根据价格优势来决定是否继续进口,若价格不具优势,则可能减少进口量,但并不会完全停止进口。

金联创高级原油分析师奚佳蕊也指出,中国对美国原油进口加征关税将导致购买成本上升,这可能会降低国内原油进口企业的采购热情。然而,她同样认为这一变化并未造成显著影响,因为供需市场总体来说不会有大幅波动。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地区的能源出口国可能会因此受益,成为中国寻求替代能源供应的重要伙伴。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冯海城进一步强调,由于我国天然气的三大供应来源非常稳健,因此对美LNG加征关税对国内天然气供需造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对相应的进口企业而言,这一举措可能会带来成本升高的风险。他建议企业可通过转售、换货或顺价方式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同时,他也指出短期影响将主要集中在持有长协合同的企业层面,而长期影响则需观察关税政策的延续性。

国际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评估机构阿格斯对此轮中美关税博弈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中国对美原油加征10%关税将削弱美国原油的价格优势,并拉大其与其他竞争油种的价差,从而降低中国炼厂采购美国原油的意愿。同时,中国对美LNG加征15%关税预计将引发全球LNG贸易流向的变化,推动区域市场的重组。中国LNG进口商或将优先考虑非美国LNG进口,并将其合约内美国LNG资源重新配置到其他市场以规避新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