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5日新年开盘首日,菜粕期货市场高开高走,涨幅超过4%。外围油籽油料市场强劲表现及南美天气扰动等因素共同推动国内粕类市场上涨。进口菜籽到港量大幅下滑降低了供应端压力,增添需求向好预期。

菜粕期货新年首日异动:高开高走,涨幅超4%

2月5日,新年开盘首日,菜粕期货市场迎来显著异动。主力2505合约呈现高开高走态势,期价从年前收盘的2465元/吨跃升至最高2577元/吨。截至收盘,该合约报价2565元/吨,接近当日最高点,累计上涨100元/吨,涨幅超过4.0%。与此同时,持仓量显著增加,较年前收盘增加了42202手,增幅高达8.4%,整体市场呈现出增仓上涨的强劲势头。现货市场方面,江苏南通的菜粕报价也同步上扬,从年前的2340元/吨上涨至2500元/吨,涨幅达160元/吨。

数据来源:博易大师

异动分析:外围市场提振与南美天气扰动

节日期间,外围油籽油料市场整体表现强劲,美豆3月合约收涨2.65%,ICE加拿大菜籽3月合约亦收涨2.61%。受此提振,国内粕类市场新年首日跳空高开,整体表现偏强。市场关注点聚焦于南美地区,巴西降水充沛,丰产预期强烈,但过多降水及前期种植进度偏慢导致马托格罗索地区收割进度滞后。截至2月2日,巴西大豆收获进度仅为8.0%,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4.0%,为2020年以来最慢水平。这引发了市场对国内近月大豆供应的担忧。据粮油商务网监测,国内2-3月大豆到港量约为1000万吨,供需预期趋紧。阿根廷方面,阶段性干旱及高温天气对大豆生长不利,产量忧虑持续升级。综合来看,在美豆库存消费比收紧预期及南美天气扰动下,国际豆价偏强运行,成本传导效应提振国内粕类市场同步上涨。

数据来源:中国粮油商务网

就菜粕而言,截至2025年第4周末,国内进口油菜籽库存总量为53.6万吨,较上周减少8.8万吨,较去年同期亦有显著下降。1月进口菜籽到港量明显下滑,导致菜籽库存减少。未来两个月进口菜籽到港预估分别为12万吨和17万吨,市场买船积极性欠佳。原料菜籽进口量的大幅下滑降低了菜粕供应端压力,对市场价格形成支撑。此外,今年气温总体高于往年同期,开春后温度回升,南方水产养殖启动时间有望提前,菜粕需求预期向好。

数据来源:中国粮油商务网

观点总结:多重利好共振,短期市场或维持偏强态势

节日期间外围油籽油料市场的强劲表现,叠加南美天气扰动及美豆库存消费比收紧预期,共同推动了国内粕类市场的上涨。对于菜粕而言,进口菜籽到港量的大幅下滑降低了供应端压力,而气温回升及水产养殖启动时间提前则增添了需求向好的预期。在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今日菜粕期货市场高开高走,短期市场或继续维持偏强态势。

(文章来源:瑞达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