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止跌反弹,河南等地玉米收购价涨幅超15%。玉米市场从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但现阶段有望转向供需平衡。政策性利多因素如小麦“托底”政策将长期支撑玉米价格。然而,市场主体对玉米涨价持谨慎态度。

近期,河南汝南县粮食贸易商吕小勇向期货日报记者透露,当地玉米小粮点的收购价已经攀升至1.04元/斤,相较于10月初刚上市时的不足0.9元/斤,涨幅超过了15%。这一价格变动使得他手中囤积的500吨玉米终于扭亏为盈。进入11月,不仅是玉米,小麦、大豆等国内大宗粮食价格也纷纷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这一变化不仅让种粮农户欣喜不已,也让众多小粮商、贸易商及小粮点的经营者重拾信心,国内大宗粮食价格自2023年8月以来的下行趋势终于得到了遏制。

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发生转变

河北石家庄市玉米贸易商王磊指出,通常情况下,国产玉米市场供不应求,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满足国内需求,包括国产小麦和库存陈化稻谷进入饲料原料市场、大量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限制玉米深加工业产能以及下游养殖业和饲料加工业需求下降等。然而,近年来,尽管相关部门通过提高国产玉米单产和总产量以及大量进口玉米及替代品等措施有效缓解了玉米供应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当前国内玉米市场需求亮点匮乏,加之新季国产玉米增产以及替代品大量涌入,原本供不应求的玉米市场转而出现了供应过剩的现象,导致玉米价格承压下行。不过,王磊也表示,现阶段玉米价格止跌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有望从供应过剩转向供需平衡,预计未来玉米价格在经历反弹后将进入震荡整理阶段。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预计稳定在4420万公顷左右,新季国产玉米总产量达到2.97亿吨左右,这主要得益于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和单产的提高。吕小勇表示,从基层来看,当前农民手中粮源较多,而小粮商、贸易商手中新陈玉米库存数量均不大,国有粮库和南北方港口新陈玉米库存较大,市场供应较为充足。若再加上进口资源,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将略大于需求,未来市场变化将主要取决于相关政策调整,如限制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等。

政策性利多因素支撑玉米价格

江苏徐州市小麦贸易商刘宏伟透露,当前国内玉米价格上涨与小麦市场出现的“托底”政策密切相关。自今年9月下旬相关机构公布2025年和2026年最低小麦收购价以来,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一直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小麦价格上涨将在较大程度上提振玉米价格,一方面将消除小麦替代玉米的价格优势,为玉米需求增长腾出空间;另一方面,在玉米价格优势明显时,未来玉米下游产品进入面粉市场的概率提高,有利于增加玉米需求。

今年9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2025-202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改为两年一定。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价格。此外,为了稳定国内大宗粮食价格、保护农民收益,国有大型粮食收储企业等纷纷入市收购新季小麦、玉米,东北等地政策性玉米收购入库工作有序展开,对玉米价格回升较为有利。

市场主体谨慎看待玉米涨价

黑龙江五大连池市盈峰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印峰表示,从黑河及周边地区玉米市场情况来看,基层新产玉米库存数量较少,主要原因是当地玉米收获采用“直收粒”方式,上市快、收购期短。然而,辽宁、吉林等地玉米刚刚收获完毕,即将大量集中上市,未来东北新产玉米价格将受到这些地区玉米上市量的影响。目前,黑龙江各地玉米市场情况存在差异,部分地区潮粮上市量减少导致收购价变化快、易涨难跌。不过,从东北地区“烘干塔”“深加工”企业和贸易商等市场主体的心理来看,市场情绪并不十分稳定,面对玉米价格上涨较为谨慎。近两年国内玉米收获后价格均出现下行,让贸易商等市场主体受损严重,今年在新季玉米上市旺季,部分市场主体明显持观望态度。

随着内地如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冬小麦播种工作的完成,农民将能够腾出手来出售玉米。加上近期内地多晴好天气,预计新产玉米上市量将不断加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