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实现一体化对外开放
AI导读:
1月12日,我国油脂油料期货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6个油脂油料期货期权品种同步对外开放,标志着我国油脂油料期货市场一体化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1月12日,我国油脂油料期货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菜籽油、菜籽粕、花生期货和期权作为境内特定品种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共6个品种同步对外开放,标志着我国油脂油料期货市场一体化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郑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期货品种国际化进程加速。
油脂油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石。我国菜籽油、菜籽粕、花生现货市场规模庞大,进口量显著,位居世界前列。作为世界第二大的菜籽油、菜籽粕生产、进口和消费国,以及第一大的花生生产、进口和消费国,这些品种的市场动态对国际油脂油料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地缘冲突频发,加之各国“双碳”目标推动生物柴油需求增长,我国油脂对外依存度较高,油脂输入性价格风险加剧,为国内油脂供应带来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油脂油料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显得尤为重要。
业内人士指出,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后,将凭借其良好的流动性和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吸引境外交易者积极参与。这有助于在国际贸易中逐步形成以国内期货价格为重要定价参考的贸易模式,提升“中国价格”的国际影响力,进而稳定油脂油料产品的国际供应链。
自菜籽油、菜籽粕、花生期货期权上市以来,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期现价格高度相关,功能发挥良好。在国内,这些期货品种已成为贸易定价的重要基准,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以菜粕为例,现货贸易中已有80%以上采用基差点价方式进行,期货现货深度融合。这种贸易模式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提高了贸易效率。在加拿大菜籽减产导致全球菜系期货品种供应偏紧的背景下,部分贸易企业通过期货市场提前建立虚拟库存,有效应对了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
菜油作为我国重要的食用油之一,其产业链覆盖面广,涉及企业众多。价格频繁波动不仅影响企业的长期稳定经营,还为国内菜油供应增加了不确定性。自2007年菜籽油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以来,郑商所不断优化品种维护和优化工作,充分发挥期货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为企业稳健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郑商所的PTA等品种已作为特定品种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并经过4年的稳健运行,得到了市场各方的广泛认可和好评。相关交易、结算、风控等规则制度也经历了实践检验,为油脂油料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提供了成熟可行的路径。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油脂油料品种替代和进口多元化是保障相关品种供给及价格稳定的重要举措。未来,郑商所将继续深化农产品期货品种国际化进程,为油脂油料市场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经改编润色)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