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节后明显走弱,国债期货大幅下跌
AI导读:
春节后A股反弹,债市明显走弱。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2月以来大跌3.56%,多只债券基金因大额赎回提高净值精度。分析师指出,股市走强、资金面紧张及降准降息预期减弱是主要原因。外资持续流入中国债市。
【深圳商报讯】(记者陈燕青)春节长假结束后,A股市场迎来反弹,而债市则明显呈现疲弱态势。据统计,自2月以来,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大幅下跌3.56%,10年期国债期货亦下跌1.35%。
上周,国债期货市场持续疲软。特别是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单周跌幅高达2.63%。本周一,该合约再度下跌1.27%,延续跌势。
新春伊始,债市仿佛遭遇了一场“倒春寒”:30年期国债期货从高位显著回落,众多纯债基金连续多日调整,半数以上纯债基金年初至今收益率转为负数,如鹏扬淳兴三个月定开债C、宏利溢利C、平安惠旭纯债C等基金净值跌幅已超过1%。
随着债市波动加剧,近日多只债券基金遭遇大额赎回。2月18日,浙商惠丰定开债、财通汇利纯债基金等因发生大额赎回而提升了基金份额净值精度。
对于近期债市的调整,深圳某券商固收分析师指出,主要原因包括:股市走强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分流债市资金;资金面相对紧张,央行净回笼资金,资金价格攀升;以及市场对降准降息预期减弱,因国内1月社融数据超预期,而美联储降息周期停滞。
去年,债市经历了一轮牛市,30年国债ETF大涨21.98%,成为机构资金配置的核心。然而,近期的调整是否预示着债券牛市已终结?东部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分析称,长债牛市或已结束,资金面紧张并非债市后市核心矛盾。当前股债跷跷板效应依旧存在,经济基本面好转及货币宽松节奏低于预期均不利于债市。但从中期看,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亦不大。
浙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认为,在资金面持续收紧、政府债发行缴款、两会预期及AI浪潮提振股市情绪等多重因素催化下,债市或面临更大调整压力。
国泰基金展望后市表示,央行暂停国债买卖后,收益率曲线呈现熊平特征,短端上行幅度大于长端。政策层面,央行更重视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当前情况不足以促使央行大幅宽松,总量货币政策可能推迟。债券市场进入震荡期,需密切关注建筑业复工与关税加征情况。
南方基金认为,目前判断债市拐点尚早。在债市波动加大的环境下,配置中短债基金或成优选。过去十几年,尽管债市曾出现大幅波动,但中短期债基受债券收益率波动影响较小,基金净值波动相对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持续流入中国债市。国际金融协会报告显示,今年1月新兴市场债券资金总流入450亿美元,其中中国债市实现外资净流入81亿美元,成为新兴市场债市资金流入的主力。
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的热情自去年末已重燃。去年12月,境外机构结束连续三个月减持,当月增持银行间市场债券约100亿元人民币。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