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业硅期货作为我国首个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为硅贸易企业提供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有效工具。X贸易企业通过“远期+累沽”策略优化套保,实现增收。工业硅期货助力新能源产业链健康稳定发展,为绿色能源定价体系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推进过程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中,“能源”涵盖了以光伏为主的多晶硅产业链及有机硅产业链。无论是光电替代煤电,还是有机硅产品替代石化类产品,工业硅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角色。作为“硅能源”产业链最基础、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工业硅在我国的“双碳”战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硅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工业硅期货在广期所挂牌上市,标志着我国首个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诞生。其平稳运行为硅贸易企业提供了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有效工具,保障了生产建设顺利进行,进而支持了我国“硅能源”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巩固了我国在光伏等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也为新能源、绿色环保产业等注入了增长动力。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工业硅价格波动较大,直接影响整个光伏产业链的价格走势。X贸易企业作为工业硅贸易商,面临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由于工业硅价格季节性波动显著,X贸易企业通常在8月丰水期采购,但此时价格易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销售利润被挤压。此外,企业难以批量锁价,资金流紧张,期货套保需求阶段性放大,且缺乏专业团队和套保经验,曾陷入盘面亏损困境。

业务模式

针对X贸易企业的困境,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主动服务,提供期货投教,深入讲解期货及衍生品的功能,并根据企业需求,提供“远期+累沽”套保模式,助力企业节省采购成本、增加销售利润、有效对冲价格波动。

利用场外远期合约建立虚拟库存,2023年8月,四川地区受高温和大运会影响,部分硅厂限产或推迟复产,工业硅产出不及预期,价格上涨。X贸易企业采用场外远期策略,结合订单量,以约定价格买入场外远期合约,建立虚拟库存,对冲价格上涨风险。实际操作中,企业购入200吨工业硅远期合约头寸,节省采购成本约10万元。

通过累沽期权方案确保销售利润,X贸易企业常备现货库存,库存保值对企业稳健发展至关重要。工业硅市场阶段性供需错配,库存累积问题突出,价格走低风险犹存。企业需既能对冲价格下跌风险,又能控制成本的风险管理工具。累沽期权具备进场即收益、权利金零成本的优势,适用于震荡行情中持续累积利润的场景。不带敲出的固定赔付累沽期权方案成为企业最佳选择。

图为固定赔付累沽期权(不带敲出)每日损益情况。

比如,X贸易企业SI2309合约入场价为13630元/吨,有效期15个交易日,每日基础成交20吨。有效期内,以SI2309合约每日收盘价为依据,确定成交数量与价格。收盘价在14000元/吨以下,企业额外获100元/吨补贴;收盘价在14000元/吨以上,以14000元/吨成交40吨远期空单。

企业与风险子签订合同,风险子在期货市场对冲风险。14000元/吨的累沽价是企业预期短期行情高点和意愿销售价位,空单可待后续指令平仓,也可用现货交割。

表为固定赔付累沽期权(不带敲出)损益推演。

实践效果

2023年7月,X贸易企业在风险子帮助下,开展两笔累沽期权交易,规避价格下跌导致的利润缩水风险,增强套保收益。两笔交易增收44550元。9月,企业自主开展一笔不带敲出的固定赔付累购期权交易,获利约18200元。三笔期权交易成交工业硅600吨,增收6万余元。“远期+累沽”策略优化套保,企业成交工业硅800吨,利润超16万元。

启示作用

“投教为先”助力企业优化风险管理,期货公司通过全面的投资者教育传授衍生品知识,助力企业树立正确投资理念,避免踩坑走弯路,为进入期货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因势用策”适配产业个性化需求,工业硅产业链具有“季节性生产、双边敞口、资金敏感”等特性,企业对场外远期及期权产品需求较强,通过远期合约控制采购成本、保护利润;通过累沽期权实现降本增效。

“期现融合”构建价值共生的绿色服务生态,期货公司挖掘绿色产业链痛点,以“价格风险管理”为纽带,串联产业上下游,形成正向循环,实现衍生品工具与实体产业共生发展。

推广价值

适用于新能源金属全产业链,工业硅案例中,“场外工具定制”模式可复制至锂、、钴等领域,管控价格风险,加速绿色能源终端产品普及。

助力全球绿色能源定价体系建设,我国是全球新能源金属主要生产消费国,通过推广“期货工具服务绿色产业链”实践,提升广期所品种国际关注度,构建绿色能源定价基准。

强化期货支持实体经济的示范效应,案例证明,期货衍生品能有效衔接“双碳”目标与企业需求,解决绿色产业发展痛点。成功经验可作为期货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典型范式。

(作者单位:新湖瑞丰)(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