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多晶硅价格持稳。尽管前期“抢装潮”带动价格上涨,但供需错配未改善,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多晶硅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需调整产能和降低成本。2024年多晶硅供应增长,但产能利用率不高。行业面临产能调整和降本压力。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5月21日发布的最新一周多晶硅价格显示,本周多晶硅价格持稳。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维持在3.60万元/吨至4.10万元/吨,均价3.86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50万元/吨至3.70万元/吨,均价3.60万元/吨;P型多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00万元/吨至3.50万元/吨,均价3.13万元/吨。

近期,“抢装潮”虽带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上升,但供需错配局面未明显改善,多晶硅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西安工程大学产业发展和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山表示,“抢装潮”后,多晶硅价格下跌,目前呈现止跌企稳趋势,预计将在当前价格区间维持一段时间。

本周多晶硅整体成交较少,生产企业对最低价格有共识,短期内将持续观望。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指出,“抢装潮”后,市场整体观望,多晶硅下游需求减少。

硅业分会报告指出,5月以来,部分多晶硅企业停产或检修,反映企业避险行为,显示当前价格已达企业承受极限。进入丰水期后,预计无新增复产计划,多为产能置换,供应减少有望缓解供需错配,减轻产业压力。

目前,多晶硅在产企业11家,均降负荷运行,硅业分会判断多晶硅价格有企稳趋势。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多晶硅现金成本约36元/千克,加折旧费后成本升至43元/千克。当前价格下,行业仍处于亏损,需调整产能和降低成本。

2024年,我国多晶硅总供应184.28万吨,同比增长25.32%;产能286.83万吨/年,增长41.76%,产能利用率64.25%。

硅业分会5月初表示,光伏下游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对原料成本控制严格,多晶硅预期采购价格降低,亏损让企业难以承受,不愿降价成交。预计第二季度在产企业减至10家。

屈放认为,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速或放缓,但多晶硅新产能将释放,市场形势严峻。行业需调整产能,企业需加大降本力度。

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持续推动降本,一季度颗粒硅现金成本下降,光伏材料业务实现盈利。未来将继续降低颗粒硅成本,推动光伏降本增效。

通威股份年报显示,内蒙古基地高纯晶硅现金成本降至2.7万元/吨以下,低于行业平均,确保经营性现金流。副董事长严虎表示,保持成本优势需持续研发投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