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领域抢滩布局,锂电产业链加速发展
AI导读:
5月以来,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密集召开业绩说明会,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与研发进展成为投资者焦点。多家公司看好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率先应用,并积极推进关键材料的开发。同时,固态电池有望在多元化细分场景率先实现小批量交付,商业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5月以来,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频繁召开业绩说明会,固态电池的应用与研发进展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孚能科技、海目星、赣锋锂业等公司均看好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率先应用,尽管距离批量装车还需时间。在研发端,厦门钨业、天齐锂业等正积极推进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开发。
据高工锂电分析,固态电池有望在无人机、eVTOL、机器人及储能等多元化细分场景率先实现小批量交付,标志着固态电池商业化迈出实质性步伐。这些早期商业化尝试将为固态电池技术迭代、成本控制及进入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积累关键数据。
低空经济助力固态电池发展
多家公司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领域有率先应用的潜力。孚能科技已与美国头部eVTOL客户、上海时的及吉利沃飞等紧密合作,预计2025年量产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海目星与欣界能源达成5年期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GWh固态电池设备量产订单,成为行业首家商业化锂金属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的整线设备供应商。
赣锋锂业也对固态电池进行了全链路布局,推出适配低空飞行场景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并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达成合作。
此外,投资者对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充满期待。行业普遍预测,全固态电池有望在三年后实现小批量生产,宁德时代、格林美等国内电池巨头均表示将在2027年前后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
新材料企业抢抓固态电池配套机遇
新能源电池研发的最前沿在于材料领域,不少新材料公司正利用自身产业基础解决固态电池材料的难点问题。厦门钨业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降低成本;同时,公司正研发正极材料“NL新材料”,以廉价金属元素替代贵重金属,改善固态电池固固界面接触问题。
天齐锂业则从“锂资源供应商”向“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覆盖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领域,并通过合资公司深圳固锂推进金属锂负极材料的研发。
(SEO关键词:固态电池、低空经济、锂电产业链、新能源汽车)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