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CIBF2025电池展上,碳酸锂期货成为锂电产业企业交流重点。产业企业意识到期现人才的重要性,纷纷组建期货团队,招聘懂期现业务的碳酸锂交易员。碳酸锂期货普及助力锂电产业风险管理,企业积极寻求应对价格下跌之策。

近日,被誉为“全球电池行业风向标”的CIBF2025中国深圳国际电池展(下称CIBF2025电池展)在深圳隆重举行。期货日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碳酸锂期货在锂电产业的普及,期货市场已成为锂电产业企业交流的重要话题。同时,产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期现人才,一股期现人才招聘热潮正在兴起。

产业企业争相组建期货团队

为期三天的CIBF2025电池展吸引了超过40万人次参观,创下行业新高。记者在现场交流中发现,不少参展者的心态相比往年更加谨慎,更加注重成本控制。

“虽然展会规模更大、参展企业类型更多,但熟悉的身影却少了。”一家专注于锂系列产品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代表赵庆(化名)在展会现场表示,由于碳酸锂价格处于下行周期,出于成本管控考虑,不少熟悉的企业选择不参展。

“CIBF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池展会,参展外商众多,是洞察电池产业出口情况的关键窗口。”赵庆坦言,他们公司出口业务较多,希望通过展会与更多国外客户深入交流,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近年来,锂电行业供需错配,无论是电池成品、生产材料,还是基础原料、制造设备,都呈现供应充足的状态。因此,产业企业将经营重心放在降本增效上,减少采购人员出差频次。

当前,碳酸锂价格已逼近60000元/吨的重要关口。数据显示,5月21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63000元/吨。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大多数企业认为碳酸锂价格仍有下跌空间。

在价格下行周期中,产业企业积极寻求应对策略。记者发现,碳酸锂期货已成为产业企业的重点交流话题,他们期望借助碳酸锂期货的风险管理、价格发现等功能来对冲价格下跌风险、优化库存管理,确保生产经营稳定。

“在一家期货公司会议上,我看到《期货日报》关于累沽期权的报道,觉得非常适合我们,因此让期货公司也为我们设计期权方案。”山东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生产及配售的企业负责人林华(化名)表示,自碳酸锂期货上市以来,他们积极参加会议学习,在期货经营机构的协助下开展了套期保值业务。此次参展,他们提前约好期货公司,准备详细了解累计期权的运用,旨在为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再添一把“保护伞”。

林华进一步表示,希望期货经营机构能介绍一些懂期现业务的专业人才。

随着碳酸锂期货在锂电行业的普及,产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期现人才的重要性。目前,产业企业正迫切地通过各种渠道招聘期现专员。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包括头部锰酸锂厂家博石高科、头部新能源材料厂家多氟多在内的近十家产业企业,均在组建或扩充期货团队,招聘懂期现业务的碳酸锂交易员。

谈及组建期货团队的原因,林华坦言,经过近两年的尝试和接触,他深切感受到期货工具对企业稳健经营的重要性。“我时间精力有限,无法对期货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林华认为,虽然目前可以依靠期货公司提供的专业服务参与期货市场,但公司内部一定要有一支专业的期货团队,才能让各项业务在期货工具的助力下更加顺畅高效地开展。

精准定位企业期货部门战略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2024年发布套保相关公告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达1503家,整体套期保值参与率达28.6%,较2023年提高3.3个百分点。

碳酸锂期货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后,我国锂电产业的定价话语权逐步增强。此外,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国内下游新能源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参与期货市场的产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谈及产业企业组建期货部门、打造期货团队的必要性,龙蟠科技期货部部长张海源认为,企业一定要拥有一支专业度高、技能互补的期货团队。

“每家企业的业务模式、组织架构等各有特点,只有组建自己的期货团队,才能精准满足自身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求。”张海源表示,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只有组建自己的期货团队,才能满足高频率的业务决策以及业务动态执行和调整优化。

业内资深人士景川也认为,碳酸锂企业组建内部期货团队,有助于从事期货业务的人员更清楚地理解碳酸锂生产、销售、库存等业务流程及规律,从而根据自家企业的生产节奏和销售计划,精准制定套期保值策略。虽然期货公司具备专业知识,但很难像企业人员一样对具体业务细节有深入了解。

“此外,企业的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决策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果企业过度依赖外部团队,可能会担忧信息泄露,导致业务交流和决策等信息不透明,最终影响实施效果。”张海源坦言。

“对碳酸锂企业而言,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客户信息等商业秘密至关重要。企业组建内部期货团队,可以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景川同样认为。

关于产业企业如何打造期货部门及团队,张海源认为,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公司战略定位,设定组建期货团队的核心目标。他建议,期货部门及团队建设应纳入“一把手”工程,搭建包括决策体系、风控体系在内的管理体系,培养一支既懂现货采销,又懂期货分析交易,还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重要的是,采取的期货业务模式要根据自身期货团队和现货团队的成熟度,渐进推进。

“期货部门在不同的企业经营架构下,角色定位可能存在差异,或为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等。企业打造期货团队应组建包括交易员、分析师、风险控制员等不同角色在内的团队体系。”格林大华期货首席专家王骏认为,产业企业打造内部期货部门及团队,应构建一套定制化的风险管理认知与执行体系,使期货操作既能切实防范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又能巧妙捕捉市场机遇,为企业贡献利润。在此过程中,期货团队负责人要与企业高层保持紧密且有效的沟通,深入透彻地研究现货企业的全流程业务模式,准确把握决策者的期货业务风险偏好程度、预期收益目标,精准识别盈利关键点以及潜在风险因素。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