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提振美豆,豆粕市场承压待变
AI导读: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叠加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偏多,美豆期货突破高位。国内豆粕表现疲软,受南美大豆丰产及到港预期增加压力。未来进口转向北美后,美豆价格变化将从成本端影响豆粕走势。短期内南美大豆供应预计变动不大,市场将关注北美天气及中美贸易局势。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叠加美国农业部(USDA)5月供需报告偏多,美豆市场受两大因素提振,CBOT大豆期货成功突破1050美分/蒲式耳,达到三个月高位。国内豆粕表现相对疲软,南美大豆丰产及到港预期增加对豆粕现货价格构成压力,但未来进口转向北美后,美豆价格变化将从成本端影响豆粕走势。
中美贸易局势缓和,供需报告利多
当地时间5月12日,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这一消息缓解了市场对美豆出口的担忧,CBOT大豆及相关品种普遍反弹。同时,5月供需报告显示美豆期末库存预估低于预期,市场情绪大幅提振。
报告上调美豆旧作出口,带动结转库存下调。新作方面,2025/26年度预估中,种植面积、单产、压榨及出口数据均公布,结转库存低于市场预期。偏高新作单产预估使美豆后市天气容错空间下降,未来存在天气炒作机会,或对国内豆粕构成隐形支撑。

美豆供需平衡表
当前,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未完全取消,进口成本较高,竞争力未显著改善,短期内进口格局变动有限,仍以南美大豆为主。巴西大豆进口到港量大,油厂开机率回升,南美丰产压力不减,中期供应格局偏宽松。
短期供应充足,豆粕现货承压
节前豆粕连续走弱,主要受南美丰产与到港压力影响。五一假期期间,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下挫;近半个月以来,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价格跌幅近700元/吨。宏观情绪缓和提振美豆上行,豆粕找到短暂支撑,但国内大豆供应预期充裕,油厂开机率增加。
数据显示,2025年第19周全国油厂大豆压榨量预计增至174.3万吨,开机率升至49%。豆粕现货供应由紧转松,即将步入累库周期。因此,短期内豆粕期货价格上行空间不足。但美豆种植生长期将逐渐主导盘面,豆粕期货预计会逐渐强于现货。
美豆播种进度快于预期,得益于良好天气条件。未来两周中西部地区有广泛阵雨,气温适宜,利于播种继续推进。市场目前对美豆新作种植面积存在分歧,部分交易者认为面积可能高于预估,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可能进一步下调。
美豆长期影响力显现,豆粕成本预期增加
综合来看,短期内南美大豆供应预计变动不大,而美豆种植情况将逐渐体现在盘面上。6-8月北美天气情况将对豆类商品产生影响。9月后,南美旧作不断消耗,若中美关税未达成优势条件,国内大豆供应可能再度偏紧,远月豆粕估值将被推升。若贸易局势允许美豆大量进口,则对粕价形成阶段性压制,但种植面积减少可能推升美豆价格,增加豆粕成本。
因此,豆粕市场短期内仍将承受压力,之后将关注北美天气及中美贸易局势。9月进入美豆进口期后,成本端预计对豆粕有所支撑,但全年供应宽松预期下,豆粕估值存在上限。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