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创新高,中国市场占比过半。2024年全球海运铁矿石进口量增长,但机构预测2025年价格面临下行压力。淡水河谷扩大混矿能力,发展铜镍等能源转型金属业务。同时,矿业绿色转型成为关注重点,淡水河谷设立减排目标。

“过去20年来,中国一直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我们生产的铁矿石有50%以上销往中国。”3月21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前夕,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毕闻达(Gustavo Pimenta)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据淡水河谷近期公布的产销量报告,去年铁矿石产量约达3.28亿吨,同比上涨2%,创2018年来新高,超过原定目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去年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2.37亿吨,同比增长4.9%。

2024年全球海运铁矿石进口量为17.07亿吨,同比增长6000万吨,其中约5910万吨增量来自中国。当前,铁矿石市场价格备受瞩目。多家机构预测,受产能扩张影响,2025年铁矿石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高盛预计今年铁矿石均价为95美元/吨,2026年将下降至90美元/吨。

毕闻达认为,铁矿石需求将持续很长时间。他解释称,当前人口增长迅速,到本世纪末,地球上人口预计将增加约20亿。此外,脱碳趋势持续,中国钢结构住宅面积占比有望增长。

从供应角度看,非洲西芒杜矿即将投产,将为市场带来新供应。但行业每年都有矿山面临资源枯竭,约有5000万吨缺口。淡水河谷将今年铁矿石产量指导目标定为3.25亿-3.35亿吨区间。

淡水河谷一直在扩大混矿能力,当前在中国拥有十余个混矿点,希望加强在中国的运营,增加选矿等业务。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等金属带来新需求增长点。

2024年,淡水河谷铜矿产量同比上涨6.6%,镍产量同比下降3%。淡水河谷高度专注于发展铜镍等能源转型金属业务,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客户——尤其是中国客户的主要供应商。

毕闻达透露,未来数月,淡水河谷将与比亚迪就在运营区安装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并在运营区对部分电动车型进行测试。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矿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关注重点之一。

荷兰环境评估局报告指出,矿石品位是影响环境足迹的关键因素,金属生产已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淡水河谷设立了一系列减排目标,包括到2030年前将“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绝对排放量减少33% ,2050年前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的净零排放,2035年前将“范围三”的净排放量减少15% 。

毕闻达表示,淡水河谷在脱碳方面的主要战略重点是与中国客户合作,降低碳排放。当前的重点减排项目包括开发“铁矿石压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此外,淡水河谷正与中国客户合作推广巨型枢纽,使用电弧炉生产碳足迹较低的钢铁。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