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创新高,铜镍业务受关注
AI导读:
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创2018年来新高,去年产量约达3.28亿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持续增长。同时,淡水河谷铜镍业务也备受关注,公司致力于发展能源转型金属业务,并积极推进绿色转型。
“过去20年来,中国一直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我们生产的铁矿石有50%以上销往中国。”
3月21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即将召开之际,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毕闻达(Gustavo Pimenta)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铁矿石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市场动态备受关注。
据淡水河谷近期披露的产销量报告,该公司去年铁矿石产量创2018年来新高,约达3.28亿吨,同比上涨2%,超过原定目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去年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2.37亿吨,同比增长4.9%,占全球进口量的七成。
2024年全球海运铁矿石进口量为17.07亿吨,同比增长了6000万吨,其中约5910万吨的增量来自中国。当前,铁矿石市场价格走势备受瞩目。多家机构预测,受产能扩张等因素影响,2025年铁矿石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
高盛预计,今年铁矿石平均价格为95美元/吨,2026年将进一步下降至90美元/吨。澳新银行预计,今年铁矿石价格预计将降至80美元/吨。在毕闻达看来,铁矿石的需求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此外,脱碳趋势仍在持续,为铁矿石等金属的可持续供应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淡水河谷将今年的铁矿石产量指导目标定为3.25亿-3.35亿吨区间,相比去年有所提升,并努力扩大混矿能力,加强在中国的运营。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铜、镍等金属的需求增长。淡水河谷铜矿和镍矿的产量也有所提升,并致力于发展铜镍等能源转型金属业务。
毕闻达表示,淡水河谷高度专注于发展铜镍等能源转型金属业务,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客户,尤其是中国客户的主要供应商。同时,淡水河谷也在积极推进绿色转型,设立了一系列减排目标,并与中国客户合作,探索降低碳排放的方法。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